呼末二氧化碳监测,这几个指标需注意
呼末二氧化碳是一种无创、实时的肺功能监测、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指标,无论是急诊科、麻醉科、呼吸内科、ICU等其他科室,都可以从气道定位,通气评估、循环评估、新陈代谢这几点进行临床辅助。
随着医学的进步又延伸出更具有临床价值的方向,例如呼末二氧化碳与死腔的相关性,呼末二氧化碳如何指导呼吸机工作,以及呼末二氧化碳与心排量的相关性等等。
01
EtCO2
-
EtCO2 是呼气结束时呼出的气体中CO2分压的测量值(此时呼出的气体与肺泡中的CO2 浓度最接近)。
-
应监测所有插管患者的二氧化碳波形图并显示在监视器上(如上图)。
-
EtCO2追踪的数值和形状都很重要。如果EtCO2曲线没有达到平稳期,则数值不太可靠。
死腔是指不参与二氧化碳清除的吸入气体。死区的三个一般来源是:
-
解剖死腔(例如,气管和大支气管)——每次呼吸气体进入这些区域,但不参与气体交换。
-
管路死腔——对于插管患者,这包括插入患者气道和新鲜气体注入部位之间的任何管道。
-
肺泡死腔——功能失调的肺泡,接受通气但不能很好地交换二氧化碳(或根本没有)。
解剖和管路死区通常是固定的。然而,如果患者用小潮气量进行通气,那么每次呼吸的大部分将浪费在死腔通气上。因此,对于任何特定的总分钟通气量,高频、低潮气量呼吸策略将趋向于CO2清除会更少。
在大多数类型的肺部疾病中,肺泡死腔可能会增加(反映肺泡、血管或气道水平的功能障碍)。例如,在肺栓塞、肺炎或其他肺实质疾病(例如误吸)或阻塞性肺病(例如哮喘)中可以看到死腔增加。随着肺部疾病的改善或恶化,肺泡死腔的数量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。

概念化的最佳方式是想象气体从高功能的肺泡流向呼吸机
-
在高功能肺泡内,CO2压力将等于动脉CO2压力。
-
当气体从肺泡流出肺时,它会被CO2浓度较低的死腔气体稀释(因为死腔气体不会从血液中吸收 CO2)。
-
当气体到达气管导管时,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将低于动脉二氧化碳张力。
这导致了EtCO2的两个基本原则:
-
动脉CO2应高于EtCO2。非常罕见的是,在肺部正常的孕妇中,EtCO2可能略高于动脉CO2。出于日常重症监护实践的目的,假设PaCO2高于EtCO2是合理的。
-
EtCO2和PaCO2之间的差是死腔量的反映。死腔的任何增加(例如,由于肺部严重受伤)都会扩大 EtCO2和CO2之间的差。在肺正常的患者中,两者之间的差通常约为3-10mmHg。对于患有严重肺部疾病的患者,差可能更大。
这里有两个一般原则可以指导我们:
在平衡状态下,身体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被肺清除。因此:
-
肺中CO2清除量将始终等于身体产生的CO2。
-
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仅取决于身体产生的CO2和每分钟呼出的气体量(分钟通气量)。
-
心输出量不影响呼气末二氧化碳。
在临床上,这实际上是有帮助的,因为它简化了问题。对于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,EtCO2仅反映 代谢参数(即身体产生的CO2)和呼吸参数(即死腔和每分钟通气量)。在稳定状态下,心输出量不影响EtCO2。
-
这很方便,因为如果平衡EtCO2反映了呼吸、心脏和代谢参数,那么它会变得非常混乱。
-
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稳定患者,心输出量不应影响 EtCO2。
心输出量的快速变化会导致EtCO2的瞬时波动。
为了说明这一点,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心输出量突然从5 升/分钟下降到3升/分钟会发生什么:
-
输送到肺部的二氧化碳将立即减少。这会降低 EtCO2。
-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氧化碳会在组织中积聚。这将增加静脉血CO2张力,最终将EtCO2提升到之前的水平。
-
重新平衡后,心输出量的下降不会对EtCO2产生持久影响。
影响 etCO2 的心输出量变化示例包括:
-
心肺复苏是不平衡状态的一个例子,其中EtCO2 受到心输出量的强烈驱动。因此,更高质量的 CPR 将改善心输出量并增加EtCO2。自主循环的恢复将导致EtCO2突然增加。
-
被动抬腿动作可能会导致对前负荷有反应的患者心输出量短暂增加。这将导致EtCO2的瞬时增加。

北京万联达信科仪器有限公司(前身为北京万联达仪器有限责任公司,创立于1996年),气体分析设备专家。企业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草场地国际艺术村内,在山东烟台和江苏昆山拥有生产和研发基地,并在全国多地设有分支机构。是一家在呼气检测技术领域拥有完整独立自主知识产权,集专业医疗检测设备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
